全國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政治經濟學(財)試題及答案
課程代碼:000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著重研究( B )
A.經濟體制 B.生產關系 C.經濟運行機制 D.生產力
2.在特定社會形態和經濟規律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 )
A.基本經濟規律 B.特有經濟規律 C.共有經濟規律 D.商品經濟規律
3.商品的價值是由( D )
A.個別勞動創造的 B.私人勞動創造的 C.具體勞動創造的 D.抽象勞動創造的
4.按照三次產業的劃分,第一產業是( B )
A.金融業 B.農業 C.工業 D.旅游業
5.商品生產者實現私人勞動向社會勞動的轉化,必須通過( B )
A.商品的生產 B.商品的交換 C.商品的分配 D.商品的消費
6.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A )
A.減少 B.增加 C.不變 D.無法測定
7.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條件是價格( D )
A.長久保持不變 B.與價值完全一致 C.長時間大幅背離價值 D.隨供求變化而變動
8.在價值增殖過程中,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區別在于( D )
A.前者不轉移價值,后者轉移價值 B.前者轉移價值,后者也轉移價值
C.前者價值增殖少,后者價值增殖多 D.前者不發生價值增殖,后者發生價值增殖
9.絕對剩余價值的產生是( C )
A.個別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結果 B.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結果
C.延長工作日增加剩余勞動時間的結果 D.工作日不變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結果
10.資本主義工資掩蓋了剝削,是因為從工資的形式上看不到( C )
A.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區別 B.個別勞動和社會必要勞動的區別
C.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別 D.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區別
11.由于技術進步引起原有固定資本價值的貶值是( C )
A.有形損耗 B.由使用引起的損耗 C.精神損耗 D.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損耗
12.資本周轉速度( A )
A.與周轉時間成反比,與周轉次數成正比 B.與周轉時間成正比,與周轉次數成反比
C.與周轉時間成反比,與周轉次數成反比 D.與周轉時間成正比,與周轉次數成正比
13.研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出發點是( C )
A.簡單再生產 B.擴大再生產 C.社會總產品 D.社會總資本
14.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 D )
A.高漲階段 B.蕭條階段 C.復蘇階段 D.危機階段
15.資本主義商品的生產價格構成是( C )
A.生產成本加剩余價值 B.生產成本加利潤
C.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 D.生產成本加壟斷利潤
16.商業資本參與利潤平均化后,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是( D )
A.剩余價值與全部借貸資本的比率 B.剩余價值與全部商業資本的比率
C.剩余價值與全部產業資本的比率 D.剩余價值與產業資本加商業資本的比率
17.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是( C )
A.剩余價值 B.平均利潤 C.超額利潤 D.超額剩余價值
18.自由競爭和生產集中的關系是( A )
A.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 B.生產集中引起自由競爭
C.自由競爭限制了生產集中 D.生產集中消滅了自由競爭
19.金融資本是( D )
A.工業資本和農業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B.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C.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D.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溶合成長的資本
20.當前世界范圍貧富差距拉大和南北對立的根本原因是( C )
A.地區局部戰爭 B.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 C.國際經濟舊秩序 D.國際經濟新秩序
21.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發達國家之間的沖突主要集中在( A )
A.經濟領域 B.政治領域 C.爭奪世界霸權 D.重新分割世界領土
22.經濟危機、財政危機和貨幣信用危機交織并存,導致20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 D )
A.經濟停滯 B.通貨膨脹 C.高失業率 D.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
23.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是( B )
A.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 B.無產階級專政的建立
C.資產階級已經被消滅 D.民主集中制的建立
2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一個中心”是指( B )
A.以政治建設為中心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C.以文化建設為中心 D.以法制建設為中心
25.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這是( C )
A.無限責任公司 B.業主制企業 C.有限責任公司 D.合伙制企業
2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點是( D )
A.存在計劃調節 B.受到法律法規制約
C.企業是市場的主體 D.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
27.維護公平、公正、合理的競爭秩序,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 C )
A.統一性 B.開放性 C.有序性 D.競爭性
28.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標是( B )
A.保障勞動者充分就業 B.保障社會成員最基本生活需要
C.保障社會成員享有社會福利 D.保障勞動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29.稅收杠桿的基本職能是( D )
A.調節商品流通和消費結構 B.調節社會總產品的分配
C.調節生產和投資方向 D.調節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30.我國經濟特區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 B )
A.自我積累B.利用外資C.國內籌措 D.居民儲蓄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生產資料所有制是( BCDE )
A.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結果 B.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前提 C.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
D.社會生產關系性質的首要標準 E.通過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得到實現的
32.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實現途徑主要有( BCD )
A.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 B.添加原有技術水平的機器設備 C.擴大生產場地
D.增加勞動力投入 E.提高勞動者素質
33.資本的技術構成是( ACDE )
A.從物質方面考察的資本構成 B.從價值方面考察的資本構成 C.反映生產技術水平的資本構成
D.用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比例關系表現的資本構成 E.決定資本價值構成的
34.實現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是( AC )
A. B. C.
D. E.
35.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是( ABCDE )
A.剩余價值率 B.資本有機構成 C.資本周轉速度
D.不變資本節省 E.資本周轉時間
36.資本主義地租體現的階級關系包括( BDE )
A.工業資本家 B.農業資本家 C.借貸資本家
D.土地所有者 E.農業工人
37.壟斷時期由壟斷本身產生的競爭包括( ABE )
A.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 B.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 C.非壟斷企業內部的競爭
D.非壟斷企業之間的競爭 E.壟斷組織與非壟斷企業之間的競爭
38.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生產關系的幾次調整表現為( BCDE )
A.資本家個人所有制的產生 B.股份公司的產生 C.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
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E.國際壟斷資本和國際壟斷同盟的發展
39.下列選項中屬于非按勞動分配的收入有( ABCE )
A.資金分配收入 B.社會救濟收入 C.個體勞動收入
D.公有制經濟中的工資收入 E.私營企業工人的收入
40.社會主義制度下回籠貨幣的渠道有( ABCDE )
A.商品回籠 B.現金回籠 C.服務回籠
D.信用回籠 E.財政回籠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為什么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各種內在矛盾的根源。
(2)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全過得程。
(3)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42.簡述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內涵。
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在技術進步,從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條件下進行的.在以技術進步為特征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中,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就會發生第一部類生產比第二部類生產增長得快的現象,即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
43.資本主義土地價格由什么因素決定?
(1)土地是自然界存在的東西,并不是勞動產品,不會有價值。但土地被私人占有后就可以當商品來買賣,也就有了價格。
(2)土地價格由兩個因素所決定:一是地租數量;二是銀行存款利息率。
(3)土地價格=地租/利息率。
44.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為什么是歷史的必然?
(1)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生產社會第程度得到很大提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2)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其生產方式所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了局部調整,對生產力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并不能解決社會化的生產力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對立。
(3)根據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必然要求以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
45.簡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價格形成的因素。
(1)價格形成要以價值為基礎。
(2)受商品供求關系的影響。
(3)受紙幣發行量的影響。
(4) 受經濟政策的影響。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試述貨幣的產生及其本質。
(1)貨幣的產生是價值形式長期發展的結果。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2)第一階段是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偶然地、簡單地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商品上。
(3)第二階段是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與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
(4)第三階段是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價值,都統一地表現在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某一種商品上。
(5)第四階段是貨幣形式,即當一種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價物作用時,這種商品就成了貨幣,這種價格形式就是貨幣形式.
(6)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47.試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雙重作用。
(1)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為:
①國家投資興辦新興工業企業,部分克服了社會化在生產與私人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
②國家在調節經濟過程中在一定范圍內突破私人壟斷資本單純追求眼前利潤的狹隘界限.
③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緩解了生產無政府狀態,使社會資本再生產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得以協調.
④在一定時期內暫時緩解了勞資矛盾、壟斷資本與中小資本的矛盾.⑤國家出面進行的國際經濟調節,使資本主義各國之間矛盾得到協調.
⑵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阻礙作用表現為:①廣大人民稅負沉重.②引起財政赤字、濫發貨幣、長期通貨膨脹.③公私債臺高筑,加劇財政金融危機.④國有壟斷企業成為財政沉重包袱.
48.試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⑴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貫穿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和簡明概括。必須毫不動搖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有機統一,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2010年4月全國自考《政治經濟學(財經類)》試題及答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