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論網絡經濟時代的管理變革
摘 要
介紹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企業信息化的要以物流管理信息化為重點的思路以及中軟冠群在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策略。中軟冠群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行業解決方案概述。目前,中軟冠群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銷售和服務體系。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Logistics Management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電子商務
引 言
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正在興起的國際化管理、并購以及國際化的大循環采購網絡,對企業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程度和緊迫性發出“生”、“死”通牒。對于一個企業來講,經營是龍頭,經營決策決定著企業的成敗。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教授告訴我們:“經營管理的核心問題是經營,經營的核心問題是決策,決策的核心問題是創新。”創新經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系統的對立面是無序,系統有序性是以信息量表示的,信息量越多,系統的有序程度越高。從系統學的角度看,一個系統不是渾然一體,而是有層次結構的。具體地講,系統要由人、裝置與過程有序的組合起來去實現統一的目標,其功能是接收信息、能量和物質,并根據時間程序產生新的信息、能量和物質。對一個企業來講,也需要有靈敏的檢測與反饋通道,隨時對本企業產品研發的全過程,也就是整個物流的增值過程進行監控,對市場的反應進行監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方面因素。除了經營戰略以外,主要的三個方面是:設計、制造和管理。其中制造和管理,是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簡稱ERP)主題的重要技術。
第一章 網絡經濟的含義與特征
1.1網絡經濟的含義
網絡經濟,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 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它不僅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快速增長,也包括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和迅猛發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所引起的傳統產業、傳統經濟部門的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和飛躍性發展。因此,不能把網絡經濟理解為一種獨立于傳統經濟之外、與傳統經濟完全對立的純粹的“虛擬”經濟。它實際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
1.2網絡經濟的特點
1.2.1快捷性
消除時空差距是互聯網使世界發生的根本性變化之一。首先,互聯網突破了傳統的國家、地區界限,被網絡連為一體,使整個世界緊密聯系起來,把地球變成為一個“村落”,網絡經濟可以24小時不間斷運行,經濟活動更少受到時間因素制約。再次,網絡經濟是一種速度型經濟。現代信息網絡可用光速傳輸信息,網絡經濟以接近于實時的速度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節奏大大加快了。因此,網絡經濟的發展趨勢應是對市場變化發展高度靈敏的“即時經濟”或“實時運作經濟”。最后,網絡經濟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全球化經濟。
1.2.2高滲透性
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具有極高的滲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務業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產業擴張,使三大產業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相互融合的趨勢。可以說,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產業間的相互結合和發展新產業的速度大大提高。
1.2.3自我膨脹性
網絡經濟的自我膨脹性突出表現在四大定律上:一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1965年,摩爾預測到單片硅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與此同時,價格則減半。實踐證明,30多年來,這一預測一直比較準確,預計在未來仍有較長時間的適用期。二是梅特卡夫法則(Metcalf Law),按照此法則,網絡經濟的價值等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這說明網絡產生和帶來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三是馬太效應(Matthews Effect),在網絡經濟中,由于人們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慣性,在一定條件下,優勢或劣勢一旦出現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不斷加劇而自行強化,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壟斷局面。四是吉爾德定律(Gilder's Law),據美國激進的技術理論家喬治·吉爾德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未來10年),通訊系統的總帶寬將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長。隨著通訊能力的不斷提高,吉爾德斷言,每比特傳輸價格朝著免費的方向下躍,費用的走勢呈現出“漸進曲線”(Asympototic Curve)的規律,價格點無限接近于零。網絡經濟的四大定律不僅展示了網絡經濟自我膨脹的規模與速度,而且提示了其內在的規律。
1.2.4邊際效益遞增性
邊際效益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會顯現出不同的增減趨勢。在工業社會物質產品生產過程中,邊際效益遞減是普遍規律。與此相反,網絡經濟卻顯現出明顯的邊際效益遞增性。(1)網絡經濟邊際成本遞減。信息網絡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網絡建設成本,二是信息傳遞成本,三是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制作成本。由于信息網絡可以長期使用,并且其建設費用與信息傳遞成本及入網人數無關。所以前兩部分的邊際成本為零,平均成本都有明顯遞減趨勢。只有第三種成本與入網人數相關,即入網人數越多,所需信息收集、處理、制作的信息也就越多,這部分成本就會隨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都呈下降趨勢。因此,信息網絡的平均成本隨著入網人數的增加而明顯遞減,其邊際成本則隨之緩慢遞減,但網絡的收益卻隨入網人數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網絡規模越大,總收益和邊際收益就越大。(2)網絡經濟具有累積增值性。在網絡經濟中,對信息的投資不僅可以獲得一般的投資報酬,還可以獲得信息累積的增值報酬。這是由于一方面信息網絡能夠發揮特殊功能,把零散而無序的大量資料、數據、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進行加工、處理、分析、綜合,從而形成有序的高質量的信息資源,為經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信息使用具有傳遞效應。信息的使用會帶來不斷增加的報酬。舉例來說,一條技術信息能將以任意的規模在生產中加以運用。這就是說,在信息成本幾乎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信息使用規模的不斷擴大可以帶來不斷增加的收益。這種傳遞效應也使網絡經濟呈現邊際收益遞增的趨勢。
1.2.5外部經濟性
一般的市場交易是買賣雙方根據各自獨立的決策締結的一種契約,這種契約只對締約雙方有約束力而并不涉及或影響其它市場主體的利益。但在某些情況下,契約履行產生的后果卻往往會影響到締約雙方以外的第三方(個體或群體)。這些與契約無關的卻又受到影響的經濟主體,可統稱為外部,它們所受到的影響就被稱為外部效應。契約履行所產生的外部效應可好可壞,分別稱為外部經濟性和外部非經濟性。通常情況下,工業經濟帶來的主要是外部非經濟性,如工業“三廢”,而網絡經濟則主要表現為外部經濟性,網絡形成的是自我增強的虛擬循環,增加了成員就增加了價值,反過來又吸引更多的成員,形成螺旋型優勢。網絡成為“特別有效的外部價值資源”。
1.2.6可持續性
網絡經濟是知識經濟的一種具體形態,知識、信息是支撐網絡經濟的主要資源。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指出:“知識已成為所有創造財富所必需的資源中最為寶貴的要素,……知識正在成為一切有形資源的最終替代”,正是知識與信息的特性使網絡經濟具有了可持續性。信息與知識具有可分享性,這一特點與實物顯然不同。一般實物商品交易后,出售者就失去了實物,而信息、知識交易后,出售信息的人并沒有失去信息,而是形成出售者和購買者共享信息與知識的局面。現在,特別是在錄音、錄像、復制、電子計算機、網絡傳統技術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信息的再生能力很強,這就為信息資源的共享創造了更便利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在知識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作為主要資源的知識與信息具有零消耗的特點。
1.2.7直接性
由于網絡的發展,經濟組織結構趨向薄平化,處于網絡端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而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商層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第二章 現行企業運作模式與新經濟模式的沖突
2.1傳統的管理理論與供應鏈管理理論存在的問題
供應鏈管理是新的管理理念,在一些方面存在與傳統管理思想的不同之處,這也是管理思想發展所具有的特點。因此,供應鏈管理應該首先認清傳統管理理論所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新的理念、理論。到底傳統的管理理論與供應鏈管理理念存在著哪些不適應的問題,就是我們發展新理論的前提。存在以下問題:
企業生產與經營系統的設計有沒有考慮供應鏈的影響
供、產、銷系統有沒有形成鏈條
傳統的企業管理存在著部門主義的障礙
傳統的企業管理存在著信息落后的現象
庫存管理能不能滿足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有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市場響應、用戶服務、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評價標準與激勵機制
傳統的企業管理存在著系統協調性差
有沒有建立對不確定性變化的跟蹤與管理系統
傳統的企業管理存在著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缺乏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
2.2傳統商業模式與網絡經濟模式的區別
|
傳統商業模式 |
網絡經濟模式 |
管理重點 |
注重內部業務的管理 |
注重外部業務的管理 |
技術 |
以生產線為代表的大批量生產技術使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
信息技術,特別是因特網技術對社會和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大批量定制生產技術、柔性生產技術等迅速發展。 |
管理 |
實現內部科學管理,使企業管理走向科學化;工程和管理的職業化。 |
知識管理,虛擬企業,模塊化生產系統。 |
交易 |
生產者和消費者所處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對稱的,由于流通過程的無序以及中介層次很多,交易費用很高。 |
經濟活動中有關空間和時間隔離造成的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從而使交易費用降低,經濟活動的效率提高。 |
核心經濟資源 |
資本 |
知識和信息 |
經濟關系 |
向顧客提供大批量生產的、低價格的產品。 |
向顧客提供低價格的定制產品。 |
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
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有重要影響,但全球發達國家股票資產總值遠遠小于全球國民生產總值。 |
全球發達國家股票資產總值超過全球國民生產總值,虛擬經濟把實體經濟拋在了后頭。 |
經濟增長機制 |
“收益遞減”機制 |
“收益遞增”機制 |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要向國際化的趨勢發展,就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的關鍵業務上,并與世界先進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將非關鍵業務轉由這些企業完成。這樣供應鏈管理才能發揮其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映能力、戰略管理能力、高柔性、低風險、成本效益目標等優勢,才能使供應鏈管理得到更大的發展。
第三章 面對網絡經濟我國企業如何變革管理
3.1通過企業ERP系統提升企業經營效率
通過實施企業ERP系統實現由過去橄欖型組織機構、行政部門管理業務處理、消費者不是企業管理驅動力的狀況向扁平化的組織機構、工作流經理靈活控制業務處理、消費者導向方面轉變,達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同時為適應網絡經濟發展電子商務提供集成化的企業內部資源管理基礎平臺。
① 通過計算機集成技術實現企業管理的一體化,實現基于業務處理的柔性的組織機構和工作網絡
②實現以供應商、制造、分銷、銷售、消費者為主線的事務處理和資本市場、投資、資金、財務、銀行為主線的價值鏈的集成,實現事務處理和價值控制的協調管理
③實現企業內部管理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3.2通過互聯網擴展企業業務鏈
通過國際互聯網平臺,通過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系統在產品、合同和需求方面實現與上游供應商、下游消費者實現信息集成,實現訂貨、交付、支付等活動與企業內部的相關業務實時交互。
實現行業網絡商業社區的業務協作,并對企業內部各階段進行有效的規劃,以形成完整業務鏈。
3.3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
3.3.1工業時代的企業組織結構
適應工業經濟社會生產狀況和技術基礎的組織管理方式是傳統組織理論下形成的金字塔式、自上而下控制的管理組織形式,即等級組織結構。
這種組織結構中,有多個管理層次,并有一套復雜的操作程序來決定報告渠道、權力層次、部門特權、工作界定和操作規則。這種組織結構的特點是強調專業分工、經濟規模、順序傳遞、等級森嚴。等級組織結構形式給工業時代的企業帶來許多優勢:實現規模經濟、職責清晰、秩序井然、工作效率提高、組織穩定性較好等等。但是,在網絡經濟下,這種組織結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第一,等級組織結構割裂了部門間及職能間的聯系、交流與學習。因此,這種等級制度造就的是一個結構化的、充斥著互不信任和一種互相貶低的文化組織;第二,信息在傳遞過程中逐漸丟失或被誤解;第三,由于管理層次較多,整個組織系統的適應性較差,無法提供嚴酷競爭下所需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3.3.2網絡經濟下的企業組織結構
為了適應網絡經濟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作為管理基礎的企業組織結構必須進行相應的變革,而不能簡單地認為網絡經濟下的企業就是在原體制下所進行的計算機化。原有組織結構下所進行的簡單的計算機化,只能是用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現有體制中的矛盾、混亂、缺陷依然本質性地存在,應該依據網絡經濟的特點,對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實現管理結構網絡化。
3.3.3網絡化企業組織應該具有的特點
(1)結構扁平化。網絡化組織是以信息為基礎的,其結構是扁平的,管理層次比等級制組織要少得多。這是因為:第一,由于企業計算機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內外的信息傳遞更為方便、直接,大量原有組織內傳遞上下各層次信息的中間組織可以刪除,這樣就減少了管理層次,增強了組織的反應能力;第二,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所有的部門及人員應充分了解、掌握各類信息,更直接地面對市場,這也促使企業盡量減少中間層次,保證組織結構扁平化。因為扁平化結構的益處之一就是減少了決策與行動之間的延遲,加快對市場和競爭動態變化的反應,從而使組織的能力變得柔性化,反應更加靈敏。
(2)組織的任務承擔者為授權小組。在網絡化企業內,往往依據價值流及任務組建團隊小組。所謂價值流,是企業內相互銜接的一組能為顧客或最終使用者提供結果(如需求滿足)的一系列活動。可以包括商品生產、保持庫存、與供應商保持聯系等內容。價值流使那些為服務和滿足顧客(內部和外部)而進行的彼此銜接的活動成為一個整體。傳統企業的價值流使工作活動經常分散于幾個不同的職能領域,處于分裂狀態。工作的進展必須在相關部門之間移動,運作是笨拙、緩慢的。互聯網技術使企業能將整個價值流的工作綜合為一個整體,使其運作更直接、更快。實際上,網絡化企業將相應工作交給一個授權小組,并使這個小組得到他們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將過去分散于各職能部門的工作結合起來,承擔起滿足市場需要的所有工作。有些價值流所涉及的工作在地理位置上是分散的,或者涉及到企業外部人員,而互聯網技術可以使處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小組成員一起很好地協調工作,甚至組成虛擬工作小組。
(3)組織的任務協調由職能中心承擔。雖然互聯網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間、企業內及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溝通模式,但管理的基本原理,如管理的基本職能、任務與責任并沒有改變。企業仍然需要一些職能部門。但是,網絡化組織中的職能部門的工作重點將發生改變,職能部門的工作主要是:第一,職能部門的管理者不再專心于決策的特權,而是與企業其他職員建立一種導師和教練武的關系。為此,要將企業職員的背景、興趣和能力等資料存入可存取的數據庫中;第二,職能部門的主管需要在職員雇用、提升、職業發展、訓練、教育和學習支持計劃上與人力資源部門密切合作,以使其職員能了解最新的企業目標,從而使職員與企業整體環境保持一致性;第三,職能部門作為企業營銷、生產、財務、人力資源中心,根據企業目標,組織價值流團隊或任務團隊,并協調團隊間的活動及參與到許多個人和團隊工作中去。在傳統等級制中,任務團隊對那些不參與的人是保密的,這就阻礙了團隊與其他團隊的交流。而在網絡化企業中,職能部門通過合適的“視窗”軟件,呈現各任務團隊的組織、主體、參與者及進展情況,使團隊透明度增加并為各任務團隊提供支持與協調。
3.4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
與組織結構相適應,企業的管理方式也要相應出現改變,主要表現在:
3.4.1決策權由企業頂層轉移到授權小組
在網絡經濟時代,一大面互聯網技術使以前組織中較高層次的專門信息更容易向低層次傳遞;另一方面,知識將主要分散在企業的底層,存在于專家的頭腦中,由各個授權小組所擁有。因此,每個授權小組自行決定其工作方式,每個小組及其成員具有自我優化、自我設計、自我創造和自我組織的自由。
3.4.2管理范圍由企業內部擴展到企業外部
傳統管理理論側重于公司內部關系的管理。但是,隨著世界范圍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和服務正變得越來越復雜,顧客的需求越來越趨于定制化。這一變化使企業必須具備一系列核心能力。對單一企業來說,這是難以做到的。所以,企業必須將其與其他企業或顧客的關系進行重新整合。同時,為了追求更短的產品開發周期,減少采購、生產等費用,降低風險,增加企業對市場等變化因素反應的靈活性,要求企業擴大其管理范圍。一種基于合作的虛擬企業應運而生。
實際上,隨著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數據交換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間及企業與顧客間開始并可能共享對方所擁有的資源,并使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的貿易經濟邊界逐漸消失。蘋果公司允許其伙伴進入自己的內部電子郵件系統,這些伙伴包括軟件開發商、顧問、銷售商和傳銷商以及子系統供應商。而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由于企業的外聯網延伸到主要供應商和分銷商,一方面使其分銷商可以在線采購本企業的產品,每年為分銷商節約資金2000多萬美元;同時,國家半導體公司也可以根據分銷商的銷售情況安排生產計劃,節約自己的生產管理成本。這一實際上的變化,已使企業的管理范圍不僅包括其自身資源,還要延伸到其供應商、客戶甚至競爭者。
虛擬企業的管理,核心問題是重塑企業間關系。在工業時代,企業間往往是對抗性關系。在這種對抗性關系下,企業往往會選擇較多的供應商,使供應商之間形成競爭關系。但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更需要的是相互溝通、交流,以及共用數據庫等其他資源。當然,對虛擬企業的管理與企業內部的管理是不同的。對虛擬企業的管理應核以詳細的成套協議、程序和措施為基礎,使參與者充分認識到共同合作對大家都是有益的,并確實從合作中獲得利益。
3.4.3管理程序由順序化向并行化轉變
在工業時代,由于生產經營過程通常的序列化,使其管理過程一般也順序化進行。序列化的生產經營過程使得相關人員及各環節割裂開來,每一個職能部門、環節都有其特定任務,對于其他環節或職能部門運轉所需的條件缺乏正確的認識。因此,會經常出現前后環節或部門之間互相矛盾、指責的狀況。
在網絡經濟時代,由于網絡和普遍采用的視窗工作方式,使得工作在空間或時間上的接近不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樣,工作可以由順序化向并行化發展。這不僅意味著各環節、各職能部門可以同時運轉,而且意味著他們之間可以方便地進行有效的協作。在德國大眾的生產物流和采購管理系統中,只要網上發出或收到一個訂單,其財會、生產計劃和采購等部門就可以立即知道,他們可以根據該訂單對本領域的影響立即做出反應,并進行相應的協同式工作。這種方式,可以基于統一的數據資料庫,并在組織機構中建立特定的響應程序,采用項目管理的方法進行。顯然,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工作的協同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3.4.4管理方式由命令與控制向集中與協作轉變
在工業時代的等級制中,工作先按過程分解,然后通過命令和控制再將其進行連接。通常,指令來自組織上層。下層人員要發揮創造性,必須得到其主管的許可。這種命令與控制方式,使企業管理上層僅擅長發布命令,而不對創新性問題仔細傾聽,有意義的交流、溝通過程沒有滋生的土壤。
以任務、價值流或項目為中心的團隊或小組針對市場機會開展跨職能的工作,其能量來自于它能夠根據需要自由轉化(不是被命令轉化)其工作中心。對于成員而言,參加以任務為中心的團隊也許是臨時性的,但這種團隊的運行對于企業來說確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這類團隊需要嚴格的紀律,按照預定模式嚴密組織,并采用項目管理技術。互聯網可以很方便地使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人員、過程及企業之間的動態、對等的協作成為可能。互聯網上,人們可以交互式工作,在開發思路時反復即時傳遞信息,企業管理者、專業人員和雇員都是網絡中的知識貢獻者,都可以成為網絡上的決策點或節點。
結 束 語
網絡經濟是通過電子計算機網絡而進行的經濟活動的總和。20世紀末網絡經濟的出現和快速發展,正在徹底改變傳統企業經營管理的環境因素,傳統經濟賴以存在的價值觀、生產方式、交易方式以及管理模式也靜悄悄的發生了變革性的改變。作為經濟體系細胞的企業,其組織形態在這場革命性的變革中不可避免的成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致 謝
大學三年學習時光已經接近尾聲,在此我想對我的母校,我的父母、親人們,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我由衷的謝意。
這次畢業論文設計我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其中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陳致斌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支持尤為重要。每次遇到難題,我最先做的就是向陳致斌老師尋求幫助,而陳致斌老師每次不管忙或閑,總會抽空來找我幫我分析問題,然后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陳致斌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我做畢業設計的每個階段,從選題到查閱資料,論文提綱的確定,中期論文的修改,后期論文格式調整等各個環節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這幾個月以來,陳致斌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我以精心指導,同時還在思想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在此謹向陳致斌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謝在整個畢業設計期間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學,和曾經在各個方面給予過我幫助的伙伴們,在此,我再一次真誠地向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劉光峰,魏仁堅。網絡營銷——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 黃敏學。網絡營銷[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3] 姚立新。電子商務透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 陳祝平。4C營銷創新與互聯網[EB/OL].http www.yestock.com.
[5] 編委會。電子商務戰略[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2000.
[6] 趙春明。虛擬企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論網絡經濟時代的管理變革》完整版:預覽 免費下載(word文檔)